时间:2022/11/18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图为锡林郭勒牧民加入标准化畜群合作社。乌娅娜摄

中新网锡林浩特11月10日电题:锡林郭勒大草原牧民的“幸福密码”

作者乌娅娜

正值收购羊羔的季节,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,72岁的李瑞走进他一手创办的肉食品公司,看着如今现代化的屠宰工厂和冷冻车间感慨万千:“九十年代初,刚开始做生意时,我们收羊羔都是挨家挨户步行去收,冒着暴雪严寒。而现在,从草场到餐桌都建立了可追溯体系,牧民科学畜牧让草场更美,生活更好。”

18万平方公里的可利用草场,年度牲畜存栏近万头只,家庭牧场近家,年收入逐年增加。改革开放40年来,在我国正北方的这片大草原上,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作为当地畜牧业发展的见证者、亲历者和受益者,像李瑞一样,用勤劳和智慧不断更新美好生活的“幸福密码”。

记者从锡林郭勒盟农牧业局了解到,年,当地实行畜牧业生产大包干和包产到户,推行牲畜作价归户、私有私养和草场分片承包,落实集体、个人相结合的经营体制,形成了以家庭为主,自主经营、自我受益的畜牧业经济。年至90年代末,推行畜草双承包经营责任制,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,使广大牧民在饲养牲畜、经营草原上责权利统一起来,解决了牲畜吃草场“大锅饭”的问题。国家颁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》后,牧民对草场的使用权从法律上得到了承认和保护。

到年,全盟牲畜头数首次突破了万头只大关,由年特大雪灾后的万头只发展到了万头只,实现了当地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夙愿。

锡林郭勒盟农牧业局副局长哈斯海日罕表示:“这主要得益于草牧场‘双权一制’的落实,解放了生产力,激活了生产主体,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牧民养畜积极性,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牧民收入一度跻身全国前列。”

随着牲畜头数急剧增长,草原生态负荷越来越重,人、草、畜矛盾日益突出,草原的生态功能大幅下降。—年,全盟遭受了以旱灾为主,雪灾、沙尘暴、鼠虫害等多灾并发的特大自然灾害,导致草原迅速退化沙化。草地生产能力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,生态系统几乎濒临崩溃,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生产陷入两难困境,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西乌珠穆沁旗牧民阿迪亚回忆道:“生态最脆弱的时候,草原上随处可见裸露的土地,扬沙漫天,很多草种濒临灭绝,牲畜生存岌岌可危。”

草原生态严重退化,生态屏障作用极度削弱的严峻形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同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l/pgzl/2496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